本站诚实介绍Suning和全世界及百科知识,推动Suning国际化。

Suning 肃宁。如果你看到这行文字,说明因网络问题未能加载网页全部内容特别是图片,请稍后刷新本网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China News >

令日軍畏懼的王牌第74軍

本文发布时间: 2015-Jun-09
本文内容: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支代號為”輝煌”的中國軍隊,它幾乎打滿抗戰全場,多次重創日軍,靠著不斷積累的戰功,逐漸成長為中國軍隊的王牌部隊之一。每逢重要會戰,軍事委員會總要首先詢問這支部隊的位置,就連向來瞧不起”支那軍隊”的日本人也稱它為”虎の部隊”。由於這支部隊所轄的三個師都是”5″字開頭,因此它又有了”三五部隊”的美名。它,就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4軍。偏師轉正第74軍成立於1937年8月30日,正是淞滬會戰中日兩國軍隊打的難解難分之時。首任軍長俞濟時(1904.6.14-1990.1.25),浙江奉化人,字良楨,他早年曾經當過米店學徒、民信局信差和縣府庶務,後在同族叔父、蔣介石的好友俞飛鵬引薦下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步兵科。軍校畢業後,俞濟時參加過東征、北伐和中原大戰。在眾多黃埔一期生中,俞濟時並不突出,在部隊任職期間中規中矩,也沒犯過什麽錯誤。但俞濟時卻比其他黃埔生占據特殊的優勢,其一,他是俞飛鵬的侄子,其二,他是奉化人。在這兩點基礎上,俞濟時從黃埔生中脫穎而出,在六年中不斷得到提拔,終至成為國民政府警衛第2師師長,擔負起保衛首都南京以及委員長蔣介石安全的重擔。1932年1月淞滬抗戰爆發時,俞濟時的警2師改稱第88師開赴上海參戰。第88師在他的指揮下取得著名的”廟行大捷”,戰鬥中,俞濟時親臨前線指揮戰鬥,他甚至因此腹部被日軍機槍子彈擊傷至腸子穿孔。總算是搶救及時,活了下來。戰後,他被授予青天白日勛章。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74軍首任軍長俞濟時俞濟時終究因傷離開了一手創建起來的第88師,但他並沒有離開軍界,而是在稍事休養後前往浙江省政府擔任保安處處長,承擔起將地方保安部隊整訓為野戰部隊的重任。在俞濟時大刀闊斧改革下,大量優秀黃埔生被調到麾下效力,浙江省保安部隊也因此脫胎換骨,不僅官兵素質、武器裝備得到提升,甚至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直接被補充到一線野戰部隊中承擔攻堅任務,可謂各省保安部隊中的佼佼者。1935年6月,俞濟時奉命帶著所屬保安第3、第4、第7三個團接收第58師殘部,他對58師的整編十分迅猛,將該師殘部縮編為一個團,加上自己帶來的三個團重建該師建制。這使第58師直接從一支地方雜牌軍迅速轉變為中央軍嫡系,並成為第74軍成軍後的”左膀”。有了”左膀”,自然還得有”右臂”的配合,這就是第74軍的另外一個師–第51師。說起第51師,還得先介紹一下該師師長王耀武。王耀武(1902.1.10-1968.7.3),山東泰安人,字佐民,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小時候玩耍時經常自任將官,帶著一群孩童”沖鋒陷陣”,人送綽號”孩子王”。由於家境貧寒,王耀武不得不過早輟學,跑到濟南一家餅幹公司當學徒,憑借聰慧才智很快就被提拔為正式職員並派到上海分公司工作。後來受到在軍界任職的族兄影響和勸說,王耀武決定投軍報國,並於1926年1月畢業於黃埔軍校第3期步兵科。在北伐戰爭和軍閥混戰中,他逢戰必當先,做事又敢於承擔,因此受到上級的賞識和部屬的擁護。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74軍第二任軍長王耀武1933年長城抗戰結束後,軍政部在保定編組六個補充團。這些部隊名為”補充”,但卻是為了應對今後對日作戰而編練的精銳。部隊編成後,六個團被改編為兩個旅,其中一個旅的番號為補充第1旅,直屬軍事委員會。旅長人選受多方矚目,尤其是在黃埔一期和二期生中競爭十分激烈。最終為了平衡各派系,又為了使該旅直接掌握在軍委會手中,王耀武這位作戰勇敢、又沒有明顯派系色彩的青年軍官便成為理想人選。就這樣,王耀武幸運的成為三期同學中的第一位將軍。三年後,補1旅擴編為第51師,王耀武又順勢升任中將師長,成為三期同學中的標桿。第51師和第58師都曾經被軍政部列入第三批調整師(德式師)之列,但因抗戰全面爆發而被迫中止,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兩師官兵的素質,在全國陸軍部隊中依然是名列前茅的。雖然第51師、第58師分別屬於兩個獨立的團體,但在抗日戰場的不斷磨練中,最終同化,成為一支極具凝聚力的團隊。淞滬煉劍在第74軍正式宣布成立前,第51師和第58師就分別於8月24日和29日抵達淞滬戰場。率先抵達羅店戰場的第51師師長王耀武先發制人,他命令先頭部隊第306團於8月29日向當面的日軍發動夜襲。團長邱維達用主力布置一個口袋陣,然後組織了兩個加強連做為突擊隊,他們趁著夜色沖入日軍陣地,在撕開了一個200多米寬的口子後按照計劃撤離。日軍見狀,以為對手是在潰逃,立刻尾隨追擊,這正好中了團長邱維達的埋伏。他在等到日軍先頭部隊進入伏擊圈後,果然命令全團出擊,在混戰中一舉殲滅日軍300余人,並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羅店大捷”傳遍大街小巷,就連當時著名的《申報》和《大公報》都分別報道了第51師的戰績。首戰告捷後第74軍正式宣布成立,由於是戰地成立,並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兩個師互相溝通聯絡感情。對此,俞濟時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第51師雖然隸屬第74軍戰鬥序列,但授予該師師長王耀武臨戰獨斷事後再報的權利。因此,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俞濟時只專心指揮第58師作戰,第51師則在王耀武的指揮下自行作戰。第74軍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中,與日軍在羅店戰場上展開反復搏殺,戰況異常激烈。戰至11月5日,日軍第11軍在杭州灣北岸的金山衛強行登陸,這一情況嚴重威脅到淞滬戰場的側翼,在戰局急轉直下的情況下,淞滬戰場的部隊開始陸續奉命撤退。在此時刻,第74軍又承擔起開赴青浦構築防線,掩護第3戰區主力部隊撤退的重任。11月6日,負責掩護大軍撤退的第58師174旅在白鶴港附近與日軍第6師團第11旅團的先頭部隊遭遇,旅長吳繼光隨即率部與日軍展開激戰。白鶴港一戰,打了整整三天三夜,終因彈盡援絕,傷亡殆盡,旅長吳繼光英勇陣亡而告終。吳繼光生前曾寫下一首慷慨豪邁的詩篇抒發自己的報國熱情:”男兒立誌出鄉關,生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在淞滬會戰期間,初出茅廬的第74軍不畏強敵、英勇作戰,以累計傷亡4707人的代價斃傷日軍千余,在這當時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戰果,也為今後成為王牌奠定了基礎。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演習中的74軍部隊絕境逃生淞滬會戰結束後,剛剛從淞滬戰場撤下來的第74軍不等整補,又奉命投入到南京保衛戰中。俞濟時接受任務後立刻做出部署,他命第51師擔負南京外圍淳化鎮的守備任務,第58師在南京外圍的牛首山一帶構築防禦陣地。從12月5日開始,日軍第9師團分別對淳化鎮和牛首山陣地發動猛攻。第301團代理團長紀鴻儒率領所部以簡陋的步槍、機槍和手榴彈等輕武器與日軍的飛機、大炮相搏。最終淳化鎮工事幾乎全被日軍炮火摧毀,第301團也傷亡殆盡,全團12個連長四分之三非死即傷,排以下官兵傷亡1400多人,幾乎全軍覆沒,紀鴻儒也是在身負重傷後被擡下火線。有鑒於此,第51師被迫放棄淳化鎮後撤。為了掩護全師撤退,王耀武命第305團向日軍發動逆襲。戰鬥中,團長張靈甫左臂中彈,部下勸其撤過長江治療,但張卻勃然大怒,”昔日項羽兵敗,猶不願渡烏江,我豈能因傷渡長江?當與敵決一生死以踐誓言!”言罷繼續投入作戰,直至完成任務撤入南京後才由下關後撤,部隊則由中校團附常孝德繼續指揮。撤到南京城內的第51師已經殘缺不全,12月12日,第302團團長程智率部在賽虹橋與日軍激戰時陣亡。與此同時,第151旅旅長李天霞和第306團團長邱維達在守衛中華門的戰鬥中相繼負傷,馮聖法的第58師也在戰鬥中傷亡慘重。12月12日下午,日軍第6師團一部攻入中華門,戰前表示”誓與南京共存亡”的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下令棄守南京,並命令部隊分散突圍。此時南京城內秩序大亂,仍然與日軍激戰的第74軍官兵突然接到撤退命令後手足無措,多虧戰前軍長俞濟時通過任後方勤務部長的俞飛鵬,預先留了一艘小火輪在江邊接應,才使第74軍殘部成功撤到江北。為了掩護主力後撤,第302團第1營營長徐景明毅然率部斷後,全營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以他們的血肉之軀上演了第74軍南京保衛戰中最悲壯的一幕,他們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全營官兵無一人投降,全部陣亡。整個南京保衛戰,第74軍以疲憊之師應戰,付出了傷亡6000余人的慘重代價。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第302團部分因與日軍糾纏在一起無法撤離,由於俞濟時、王耀武收攏部隊得力,74軍最終有12000余人撤過江北。另外,粵軍66軍、83軍在軍、師長的帶領下,成建制從日軍正面突圍,也有較多官兵成功歸隊。相比之下,87師、88師、教導總隊等部長官下達撤退命令後,就對部隊不管不顧,大批官兵後來滯留南京遭到日軍屠戮,境況最慘的88師最後只收攏起1200多人。也許正因為在絕望時刻長官的不離不棄,撤離南京後的74軍凝聚力空前增強,經過整補後一躍成為中央軍嫡系中的主力,並開始了它在抗戰中輝煌的戰歷。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74軍部隊訓練——在機槍火力下匍匐前進,破壞敵方鐵絲網萬家嶺成名1938年5月,第74軍奉命開赴豫東參戰。在這次會戰中,馮聖法指揮的第58師在羅王車站重創日軍一個大隊,並收復失地,王耀武指揮的第51師連克內黃、毛姑寨。在進攻三義寨的戰鬥中,新任第302團團長紀鴻儒在戰鬥中再次身負重傷,他忍痛鼓勵部下繼續作戰,並言道”勿以我死為念,弟兄們努力殺敵”,終因傷勢過重死在了前線。豫東戰役的硝煙散去不久,第74軍又奉命參加武漢會戰。1938年6月12日,日軍集中25萬人的兵力,兵分兩路向武漢發動進攻,其中負責主攻的日軍第11軍溯江而上,連占馬當、九江,贛北告急!、第74軍與此時奉命進駐江西德安,擔負鄱陽湖岸的防禦。9月20日,日軍第106師團師團長松浦淳六郎打算迂回穿插包圍20個師的中國軍隊,隨後與正面作戰的友軍發起前後夾擊,一舉殲滅中國軍隊主力。第106師團因此孤軍深入,一頭紮進了贛北的崇山峻嶺中,這反倒是給了中國軍隊圍殲這股日軍的好機會。10月1日,第9戰區第1兵團總司令薛嶽決定調集重兵圍攻日軍第106師團,俞濟時指揮的第74軍也奉命參戰。在中國軍隊五個軍的包圍下,松浦淳六郎很快就察覺到所部陷入危機,他急忙部署突圍,卻又選錯了方向。第106師團在突圍時遭到了第58師的頑強抵抗。為堵住日軍,俞濟時甚至還命令軍部特務營參戰。第58師以巨大的傷亡成功將日軍擋住,松浦眼見所部損兵折將,卻沒有絲毫進展,便決定死守突圍最後的退路——張古山以待援軍。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萬家嶺戰役時的74軍為了切斷日軍第106師團最後的退路,第51師師長王耀武奉命對張古山發起進攻。王耀武接受任務,隨即命令第153旅承擔這一任務。第153旅旅長張靈甫命令第305團挑選500精兵編成敢死隊,從張古山後方偷襲。與此同時,負責正面佯攻的部隊也發起進攻以吸引日軍註意。正當日軍與佯攻的國軍激戰的時候,突然背後響起槍聲大作,第305團的突擊隊從後山登上山頂向日軍發動攻擊,在兩面夾擊之下,突入張古山。然而,張古山並沒有被完全拿下。日軍為保張古山,隨即調兵增援,試圖重新控制該地。王耀武見狀,也抽調第302團增援第153旅。此後兩軍圍繞張古山展開連日激戰,雙方傷亡都十分慘重。以第305團為例,團長唐生海身負重傷,代團長於清祥又隨即陣亡,所部官兵傷亡過半。整個張古山陣地反復易手達五次之多,鮮血染紅的張古山就連日軍都將其形容為”血嶺”。戰至10月11日,第51師參戰的三個團已經陣亡2000余人,傷3000余人,但終於成功占據張古山,徹底切斷了日軍第106師團的退路。此後,在中國軍隊各路部隊的合擊下,終於在萬家嶺地區重創日軍第106師團。在武漢會戰、尤其是萬家嶺戰役中,第74軍功不可沒,他不僅成為一支能夠擔負攻堅任務的得力部隊,也成為友軍各部景仰的”威武之師”。著名的作家田漢被74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事跡所感動,以張靈甫為原型創作了話劇,並與《漁光曲》的作者任光合力為74軍創作了軍歌:“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他,強占我們的國土,他,殘殺我們父女兒童!我們知恥,我們負重,我們是國家的武力,我們是民族的先鋒!我們在戰鬥中成長,我們在炮火裏相從。我們死守過羅店,保衛過首都,馳援過徐海,大戰過蘭封!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我們是國家的武力,我們是民族的先鋒!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踏著烈士的血跡,瞄準敵人的心臟,我們愈戰愈奮,愈殺愈勇。抗戰必定勝利!殺!建國必定成功!殺!”鑒於近年的一些爭議,需要說明的是,有關萬家嶺大捷,被提及最多的是第74軍、張靈埔。但當時參與圍殲打援的部隊多達6個軍外加若幹獨立師、團部隊,而且粵軍第4軍(含黔軍102師)在大金山方向承受日軍106師團主力2個步兵聯隊的進攻,74軍在張古山、長嶺方向對付的主要是106師團預備隊的1個步兵聯隊。嫡系與雜牌第74軍在長沙整補期間,軍事委員會調第57師編入該軍戰鬥序列。對於第51師和第58師的官兵來說,第57師這支出自”五省聯軍余孽”的雜牌部隊有如沙場過客,雖然有幸能夠加入第74軍,但也不會留多長時間。當時的大部分人都不會想到,正是這支”雜牌余孽”,會成為第74軍的第三支擅戰之師,並成為全國聞名的”虎賁部隊”。也正是第57師的加入,使”三五”齊全,第74軍即將掀開一頁新的篇章。如果說第51師是黃埔出身標準嫡系,第58師是中央結合雜牌演變而成的精銳,那第57師則是地地道道的雜牌軍了,這是一支由孫傳芳五省聯軍殘部的軍官、中原大戰俘獲的反蔣軍戰俘為基礎改編而成雜牌中的雜牌部隊。師長施中誠(1897.1.25-1974.10.28,安徽桐城人,字樸如)保定軍校第9期步兵科畢業,長期在北洋軍隊效力,是一名標準的”雜牌將軍”。第57師雖然是雜牌,但是也有一個顯著優勢。在前任師長阮肇昌與陳誠的特殊關系下,第57師有幸被列入第一批調整師,並換裝德械,這在眾多雜牌軍中簡直是奇跡,甚至讓沒有列入調整師的中央軍羨慕加嫉妒。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第57師以其精良的裝備取得一些戰績,此後又經歷過田家鎮血戰,也是從惡戰中打出來的部隊。第57師初入第74軍地位十分低下,甚至不被第51師和第58師信任。以1939年的南昌會戰為例,第74軍在參戰期間,第51師和第58師往往行動一致,第57師卻像個無主的”幽魂”站在一旁。為了防止軍部人員耍心眼,第57師在南昌會戰期間異常謹慎,所有軍部下達的作戰命令都要備案一份再下發,甚至作戰命令的編號、時間都記載的一清二楚。戰鬥結束後,第57師在編寫戰鬥詳報時,依然對軍部的長篇作戰命令予以記錄。可見第57師官兵在黃埔出身的第51師和第58師的夾縫中,得有多麽艱難。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施中誠後來接替王耀武出任74軍軍長但是,第57師的謹慎並不意味著這支部隊平庸無能,在隨後爆發的第一次長沙會戰的贛北戰場上,第57師步兵指揮官李琰率領兩個團奇襲上富鎮,一舉將向長沙增援的日軍第106師團截為兩段,從而扭轉贛北戰局。在接下來的冬季攻勢中,第57師敢打敢沖,接連攻克日軍據點,表現十分優異。正是因為第57師的這些表現,使其在第74軍站穩腳跟,那些雜牌出生的官兵也逐漸得到了黃埔嫡系的尊重和敬佩。說完雜牌的問題,我們不妨再來說說嫡系之間的矛盾。1939年6月,王耀武成為第74軍的第二任軍長,他上臺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樹立權威,這其中最讓他最頭疼的就是第58師。原本第51師和第58師就分屬不同的團體,合編為74軍之後,彼此之間都相互飆著勁,第51師立了功,第58師一定要再加把力,超過第51師,反之亦然。俞濟時擔任軍長期間,就是充分利用了兩者之間的問題,而使第74軍在戰時發揮出不同凡響的戰鬥力。但當俞濟時離開後,該怎麽解決第58師不服王耀武的問題呢?為了給黃埔三期出身的晚輩——王耀武樹立權威,俞濟時幹脆”送佛送到西”,他將第58師中黃埔一、二期出身將領先後調離第74軍,任用四期生廖齡奇擔任第58師師長。此外,他還同意了王耀武將第51師軍官張靈甫調到第58師擔任副師長的推薦,為王今後接管第58師創造條件。不得不說,俞濟時為維護第74軍的榮譽和團結,已經是做到仁至義盡了。相比桀驁難馴的第58師,第57師的軍官還是比較好打交道的。王耀武對施中誠等雜牌軍官推心置腹、以誠相待,並保舉施氏擔任副軍長兼師長。施中誠感其知遇,也主動表示可以將第57師交由黃埔軍官執掌。在雙方互相示好的情況下,黃埔一期生余程萬成為了第57師的新任師長。當時的他們不會想到,幾年後余程萬和第57師的全體官兵會打出一次既名垂青史又毀譽參半的戰役。王牌的確立1941年3月,日軍第11軍以兩個師團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向江西上高地區發動攻勢作戰。面對日軍三路進攻,負責贛北戰區指揮的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羅卓英吸取南昌會戰和第一次長沙會戰的經驗和教訓,決定給日軍布置一個口袋陣,他以三個軍的兵力為一線防禦部隊,命第74軍守衛上高城的二線陣地。一線防禦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層層阻擊、最大可能的消耗日軍有生力量,二線部隊的任務則是充當這個口袋陣的底,當日軍好不容易抵達二線防線時,一線部隊趁機迂回敵人側翼和後方和二線部隊一起包圍殲滅日軍。第74軍軍長王耀武看完作戰計劃後,心領神會,他知道這次作戰的成敗關鍵就在於自己這個”口袋底”牢不牢固。王耀武立刻做出部署,他將第57師和第58師擺在上高城下,正面阻擊日軍第33師團和第34師團的進攻,將第51師放在錦江南岸防止獨立混成第20旅團的偷襲。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上高會戰中的74軍3月15日,日軍正式發動進攻,中路的日軍第34師團像打了雞血似的直撲上高,但負側翼掩護的第33師團和獨立混成第20旅團卻進展緩慢。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在失去掩護的情況下,第34師團依然奮不顧身的向中國軍隊布置的口袋最底部沖去,其結果可想而知。在第74軍的頑強阻擊和友軍各部的配合下,日軍第34師團陷入中國軍隊的重重包圍。3月24日,第34師團不得不停止攻擊,固守待援。乘此機會,第74軍則發起反攻,友軍各部也都紛紛加入戰團,打的日軍第34師團防線到處都是缺口,最終被迫突圍。上高會戰,終以中國軍隊獲得全勝而告終。第74軍上高一役,立功最大,正式確立了王牌軍的地位。羅卓英稱贊其為”抗日鐵軍”,軍長王耀武也被授予青天白日勛章。虎賁的榮辱常德會戰是第74軍經歷過的又一次惡戰,尤其是第57師在常德城血戰十六天,其功過至今仍為史家的爭論焦點。1943年11月,日軍第11軍為了攻占湘北重鎮常德,掐斷重慶大後方唯一的物資補給線,以七個師團的兵力發起”常德作戰”。經過半個多月的戰鬥,日軍先後突破中國軍隊第10集團軍和第29集團軍的防線,兵臨常德城下。日軍第3、第68、第116師團等部從西、東、北三面將常德城團團圍住,第57師師長余程萬率領”八千虎賁將士”誓死保衛常德。從11月18日起至12月3日,整整十六天,第57師官兵面對日軍壓倒性的優勢,高呼”有一墻守一墻,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的決死口號與日軍展開激戰。而日軍為了能夠攻占常德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尤其是擊斃了兩名聯隊長–步兵第6聯隊長中畑護一、步兵第109聯隊長布上照一,更是沈重打擊了日軍的士氣。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下令采取”圍三闕一”戰術,故意撤走常德城南面的軍隊,希望已經傷亡殆盡的第57師能夠主動棄守常德。為了救援常德,王耀武指揮第74軍主力抱著”救同澤於水火”的精神拼命向常德進攻,但卻被日軍第13師團所阻。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堅守常德的57師師長余程萬在苦等援軍無望的情況下給第6戰區司令長官部拍發了一封電文:”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主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第七十四軍萬歲……”12月3日,常德城最終被日軍攻陷。最後時刻,第57師第169團團長柴意新率領一部掩護余程萬指揮的師主力突圍,自己則戰死在雙忠巷陣地。余程萬突圍後與第58軍會合,隨即又引導第58軍回攻常德,將其成功收復。常德一戰,第57師參戰官兵計8529人,陣亡4069人,傷1950人,失蹤358人。第57師以其戰鬥表現而獲頒”榮譽旗”,陣亡的上校團長柴意新,也被破格追贈陸軍中將,其余陣亡官兵各有撫恤。但師長余程萬卻因為在最後關頭”棄城逃跑”,而被蔣介石下令逮捕槍決,總算是軍法執行總監何成浚采用拖延戰術,把余程萬在監獄關了一年後,才開始正式進入審判程序。最後經過實際調查以及多人求情,余程萬被判處六個月有期徒刑,考慮到他已經被關了一年,便在宣判後不久予以釋放了。令日軍畏懼的三五王牌:第74軍悲情英雄——第57師師長余程萬湘西揚威1944年3月,施中誠繼王耀武之後出任第74軍的第三任軍長。其實當時最有可能接掌第74軍的是已經外調到第100軍擔任副軍長的李天霞,王耀武怎麽會在這個時候反而保舉施中誠當上軍長呢?主要原因之一,是王耀武不想削弱自己對第74軍的控制。控制一支部隊最怕的就是被有野心的”二當家”架空。李天霞雖與王耀武關系不錯,但並不能證明李沒有野心。想對來說,由施中誠這個”外來戶”擔任軍長,第57師首先就不會反對,王也不用擔心施氏能夠掌握第51師和第58師。這麽一來,王耀武不僅能夠繼續控制第74軍,而且還能落個善於用人的好名聲,可謂是一舉兩得。施中誠出任軍長後,第74軍又先後參加了長衡會戰和湘西會戰,在這兩次會戰中,王耀武都是跳過施中誠直接指揮第74軍作戰,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王耀武推薦施中誠出任軍長的目的。在長衡會戰中,第74軍參加了救援衡陽的戰鬥,張靈甫指揮的第58師一馬當先,先後突破日軍第40師團和第116師團的阻擊,成為距離衡陽最近的一支部隊。遺憾的是,就在第58師距離衡陽只有幾公裏時,衡陽陷落了。1945年的湘西會戰被稱為是對日軍的”最後一戰”。在這次會戰中,已經裝備了部分美械裝備的第74軍以壓倒性優勢擊敗進犯湘西雪峰山的日軍第116師團。特別是李琰率領的第57師在江口保衛戰中取得全勝,使盟軍將領魏德邁和麥克魯都連連稱贊,麥克魯甚至還親自前往第57師給作戰立功的連長周北辰授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第74軍主力奉命開赴衡陽受降。9月20日,日軍第68師團師團長堤三樹男、參謀長小合茂集合師團司令部人員,正式向第74軍軍長施中誠遞上名冊,並在投降書上簽字。第51師和第58師則分別解除了第68師團所屬兩個旅團的武裝。至於第57師,則先一步空運南京,與新編第6軍一起參加了南京受降的光榮任務。抗戰結束後,74軍改編為整編第74師,在內戰中覆滅於山東孟良崮。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links 链接:
suning.com.hk
suning.shopping
suning.hk
gsuning.com
itsuning.com
suning.global
suning.international

2024-Mar-04 01:56pm

WARNING:

本网站以及域名有 仲裁协议(arbitration agreement)。

本网站是"非商业"(non-commercial)。

Suning County (肅寧縣 ; 肃宁县)
traditional Chinese: 肅寧縣
simplified Chinese: 肃宁县

Global & Suning (G & Suning)
全球与肃宁

Su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肃宁国际化

根据中国《地名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
"肃宁"的字母拼写为汉语拼音 suning

本网站诚信介绍"肃宁县"(Suning County, China),Suning 是中国地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和第十四条、《伯尔尼公约》等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本站对部分文章享有对应的著作权。网站绝非简单内容堆叠,也并非网站网址模版。


栏目列表